為什么龍舟要藏在水底,等到端午節時又要撈起來?
- 發布時間:2021-04-25
- 發布者: 管理員
- 來源: 本站
- 閱讀量:
根據制造龍舟材料的不同,保存方法也不一樣,主要有兩種:第一種是土埋(沉水)龍船法,第二種是架晾龍船法。
以前,龍舟大多都是用松木制作的,由于松木具有彈性和透氣性強的特點,若直接曝露于空氣中,松木中的水分蒸發從而引至龍舟變形,即俗語中的“縮水”。因此,端午節過后,松木龍船就要沉下水去進行維修保養,龍舟浸在水里會越來越結實,這也象征龍歸故里。到了第二年端午節才把龍舟從河里起出來。起龍舟又叫“龍出水”,要舉行相應的祭拜儀式。龍舟起出來后,用草擦干凈,再用木架架起來晾干,比賽前三四天,必須刷一次桐油,否則容易翻船。這就是所說的土埋龍船法。
現在的龍船的木料多由松木改為杉木,杉木的保存方法與松木不同,保存杉木龍舟用的是架晾龍船法,即將龍舟保存在河邊專門為龍舟而建的“龍棚”中。每年端午節前只需把龍舟抬出來,刷上桐油就可以了。